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但市场经济运行自发性和盲目性可能导致农民因生活和生产不可持续而致贫。因此,我们必须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可持续生计的道路以及农村复兴和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策略。但当我们关注农村问题时,往往习惯于从政策制定的角度分析我们所观察到的问题,却很少尝试从农民的视角考虑问题,进而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为更好地从农民真实处境出发解决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践行以行动研究理论为指导的社工实践。
践行以行动研究为指导的社工实践
行动研究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于1944提出,经过70多年的演变,其内容和方法都有不少变化,因近年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主流实证研究的不满而备受实用/实践取向的学者重视。行动研究的八个重要原则是:结合研究和行动;研究者和参与者的协同研究;必须建构理论知识;起点是希望社会变迁和致力于社会正义;必须有高度的反身性;要探索各种各样的实用性知识;对于参与者而言必须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必须将对知识的探究放在更宽广的历史、政治和意识形态脉络下。因此,行动研究首先是对发展主义幻想的一次颠覆,它要通过后发展理论、批判理论、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等理论透彻地理解问题并在行动中践行这些理论所涵有的价值理念。
国内较早将行动研究引入实务社会工作的是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绿耕城乡互助社(现名“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绿耕”),它先后在云南平寨、四川映秀、广州从化等地,借助城乡合作、公平贸易平台,以乡村旅社、乡村生活体验游、农副产品公平贸易、公平贸易店销售等途径,致力于实现协助农民改善生计,在社会互助、文化传承、性别平等、生态保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索出一条将行动研究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实务研究路径。
绿耕在广州从化仙娘溪开展社会工作,并始终将行动研究的理念融入其中。社会工作者运用行动研究、优势视角等理论发现村庄的人文、地理、景观等方面的社区资源并激活这些资源与居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最终探索出一条社工与村民共同建设的社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仙娘溪的乡村旅游体验游和有机农产品的开发正是这一探索的成果。村庄中废弃的三排旧房被修整为原汁原味、别具特色的乡村旅馆,其中添置从村民那里收购的旧家具,并在每个房间辟出专门墙面以记录房子和家具的故事。与此同时,村庄中平时被忽视的七个不爱说话的妇女被招进旅馆管理委员会。她们用纯正的乡村食物、有故事的旅馆、有文化的村庄祠堂,招待来此休闲度假的游客。同样,依托绿耕,村民们种植的纯有机洛神花、青梅等农产品广受欢迎,现已成为留守和返乡村民坚守村庄的支撑。在社工和村民共同学习、彼此教育、共同实践中,绿耕探索出一条将能力建设、生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非主流但有生命力的道路。
社工与村民共同参与村庄建设
以行动研究为指导的社会工作者强调社工不仅是教育行动者,还是学习行动者、实践行动者。社工不仅要设身处地体验村民感受,还需向他们学习,以达到让村民认识自身的生存境遇和所拥有的不可替代资源的目的,即在田间地头中与他们共同成长,并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计之路。
以行动研究为指导的社会工作者致力于改变社会运行机制,达致社会变迁从而促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当下有一批活跃在广大贫困农村社区的农村社会工作实务者,他们始终秉承行动研究的理念,在无法一蹴而就改变现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下,立足于社区,通过另类教育,让村民懂得另类生活、另类生产的可能性。在社工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公平贸易和电子商务、绿色有机农业等为农民开启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计的道路。其最终目的是让抗御市场风险能力极低的贫困农民,依据自身境况改变现状和未来。
在这样一批农村社会工作实务者的努力坚守和探索中,在农业产业化主流话语下的小农,慢慢成长为一个有自己判断、自己选择的行动者。他们在多元化绿色农业的生产实践中,积极回应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计的大问题。
推动社工实践与社会经济相结合
总而言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开发农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领域,让土地重新展现它的价值。抓住农业这个根本,在食品安全问题铺天盖地袭来之时,发展良心农业、安全农业,保障农业发展、农民幸福,让孩子、老人、妻子不再忍受留守之痛。
行动研究以社区为本,通过社区生计的发展重唤有生机的农村社会生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如何推动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社会经济不是服务于资本积累的,而是将经济发展重新嵌入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型模式。开发社会经济的实践是多元化的、开放的、非垄断的,真正回归社区和人的发展。笔者认为行动研究和社会经济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面对当前农村社区现状,行动研究真正落地的效果,体现于社会经济的萌芽和发展;同时,若离开行动研究不断的政治生命教育,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动力不足。
目前,致力于行动研究的社会工作发展机构,其实践逻辑就是将行动研究和农村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将经济的发展重新嵌入到村民的社会关系中,为社区找到一种有活力的经济。与此同时,这样的探索也将激励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广大农村社会工作实务者继续前行,以社会工作不断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